内容摘要: 一是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要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一是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要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其中,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4%,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克服多重超预期冲击的不利影响,主要指标恢复回稳,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加力提效,外贸呈现较强发展韧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2%,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继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9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50189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465300亿元,增长2.3%。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7%,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介绍,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3.2%、56.1%、53.9%;充电桩、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1.5%、47.1%、30.8%。
其中,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制造业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其中,浙江、河南等省份新增有效注册企业数量增幅较大,广东、山东、河南等省份新增有效注册企业数量较多。
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月加快的2.1个百分点中,这些地区合计贡献1.9个百分点。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初至10月18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10的省份,共计新增有效注册企业(剔除状态为吊销注销的企业)数量超1126万家,同比增长9.83%。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2021年造船完工量占全国的2/5,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6。帮助企业稳定运营。
经济大省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纷纷拿出真招实招。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介绍,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改革促发展,紧盯企业关注度高、需求强烈的事项,推动省级部门累计出台30余项政策文件,各片区出台50余项政策举措,为稳外贸稳外资保驾护航。
以链长+链主制协同推进建立重点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本报记者说。青岛兰亭派莱特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丰斌说。千方百计保供稳链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如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江苏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高端海工装备、支持骨干船舶海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行业智改数转。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经济大省具有人口规模大、市场主体多、带动作用强等特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实体经济稳步向前、外贸出口抢抓机遇、促进消费新招不断各经济大省勇挑大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共同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升4.1个百分点。
川渝地区工业企业加快弥补上月限电损失,增加值同比分别由上月下降11%、18.2%转为增长5.6%和13.1%,边际改善明显。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智能设备昼夜不停。
通用消费券、定向纾困券、餐饮消费券、文体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推广券、家电家居消费券、汽车消费券、活动专属券激发市民消费热情,为市场主体纾困。山东是如何做到的?答案之一便是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机遇,积极发展跨境电商。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时候,经济大省尤应发挥自身基础好、水平高、能力强的优势,率先在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有所突破以链长+链主制协同推进建立重点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机制。这种形式真好!为企业和政府搭建了平台,将优惠政策第一时间传递给企业。很多地方还放眼长远,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9月份,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工业生产分别增长5.5%、10.5%、7.6%和7.4%,较上月加快4.1、0.6、0.2和3.4个百分点。江苏将瞄准重大项目、产业链高端能力建设、研发能力建设、金融支持等关键环节,切实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推动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
科学精准扩大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时候,经济大省尤应发挥自身基础好、水平高、能力强的优势,率先在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有所突破。
浙江是全国重要的外贸大省、外资大省,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方面探索了大批全国首创性成果。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大省也勇挑大梁、各展其长,有效发挥了带头作用。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介绍,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改革促发展,紧盯企业关注度高、需求强烈的事项,推动省级部门累计出台30余项政策文件,各片区出台50余项政策举措,为稳外贸稳外资保驾护航。在成都高新区,京东方车载显示基地、博创科技(21.090, 0.00, 0.00%)西部总部基地、30亩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12个项目提前开工,无线创智产业园等20个项目将按期竣工;在广元市,当地政府围绕铝产业、绿色家居、食品饮料等重点产业建立了17个重点产业专班和1个要素保障专班,对重大投资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服务保障。
青岛兰亭派莱特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丰斌说。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实体经济稳步向前、外贸出口抢抓机遇、促进消费新招不断各经济大省勇挑大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共同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向好。特别是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加快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6.3%。四川省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正精准对接中央政策导向与资金投向,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和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一批具有带动力、引领性的重大项目。
今年国庆节前夕,浙江宁波市一次性拿出1亿多元财政资金,用于市本级消费券的发放。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对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额实现了从0到亿的成长。其中,广东GDP超12万亿元,江苏GDP超11万亿元,山东GDP超8万亿元,浙江GDP超7万亿元,河南、四川GDP均超5万亿元。
川渝地区工业企业加快弥补上月限电损失,增加值同比分别由上月下降11%、18.2%转为增长5.6%和13.1%,边际改善明显。吴东文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业稳投资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提振企业投资信心。
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2021年造船完工量占全国的2/5,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6。山东是如何做到的?答案之一便是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机遇,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如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江苏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高端海工装备、支持骨干船舶海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行业智改数转。千方百计保供稳链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重大项目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拉动效应。山东省在外贸固稳提质2022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开展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围绕RCEP进出口双向促进、机电和高技术产品、外贸新业态等专题举办20场云展会,帮助企业用好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齐鲁号欧亚班列等资源拓展新兴市场。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经济大省具有人口规模大、市场主体多、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介绍,今年广东组织制定了稳工业1+3系列增量政策。
稳增长,经济大省表现突出。根据《河南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失业、工伤3项社保费政策延至今年底。
声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上海市数量经济学会与上海财务学会常务理事李治国绿点中国评委代表及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于舰、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及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渣打中国副行长兼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李峰,共同探讨绿色金融的定位、实践和创新应用。